海地(Haiti Map)地图
首 页
亚洲地图
欧洲地图
非洲地图
北美洲地图
南美洲地图
大洋洲地图
中国城市
火星地图
月球地图
主页
>
北美洲地图
> 海地地图
卫星地图
国家地区
马绍尔群岛
新西兰
斐济群岛
帕劳
乌拉圭
法属圭亚那
圭亚那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圣卢西亚
海地
萨尔瓦多
哥斯达黎加
巴拿马
埃塞俄比亚
马达加斯加
尼日利亚
利比亚
科特迪瓦
南非
利比里亚
加蓬
塞拉利昂
刚果
西撒哈拉
苏丹
塞内加尔
中非
阿尔巴尼亚
马其顿
塞尔维亚和黑山
法国
梵蒂冈
丹麦
卢森堡
保加利亚
俄罗斯
拉脱维亚
波兰
哈萨克斯坦
巴林
孟加拉国
越南
科威特
阿塞拜疆
印度
土耳其
韩国
尼泊尔
土库曼斯坦
伊朗
相关城市
都柏林
基希讷乌
萨格勒布
布拉迪斯拉发
汉堡
明斯克
圣彼得堡
斯德哥尔摩
杜尚别
巴库
安卡拉
马斯喀特
德黑兰
加尔各答
雅加达
新加坡城市
万象
名古屋
首尔
蒙得维的亚
海地概况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全称为海地共和国。印第安语意为“多山的地方”。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892万,黑人占95%。因此有“黑人共和国”之称。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90%居民使用克里奥尔语。货币为古德。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1804年1月1日宣告独立,取国名海地,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
尽管海地农村以山地为主,耕地缺乏,产量很低,但农业仍为海地主要经济部门,全国近2/3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耕作技术落后,粮食不能自给,每年耗费2亿多美元外汇进口粮食。可耕地面积55.5万公顷,其中12.5万公顷为可灌溉地,但只有半数有灌溉系统,因此,近年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扩展可灌溉地面积。此外,有少许种植园,约占可耕地面积10%,多由美国公司经营咖啡和波罗麻。由于人口压力,造成了由传统经济作物的生产,如咖啡、波罗麻、糖、可可等逐渐转向农作物的生产,如大米、玉米、高粱、小米和大豆。2000年,由于长期大面积干旱和病虫害,农业出现负增长,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48%。旅游业收入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自1991年海地政变后,旅游人数大降,1988~1989年每年近15万人次,1992~1993年仅4万人次。近年来政府在旅游业领域进行了改革,统计,99-00财政年度游客已超过15万人。1996年有标准客房843间,1999年减至493间。
海地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各月平均气温在22—28℃间。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4—6月、8—10月为雨季。多飓风。沿海地区炎热,高原地区平均气温15℃。全国平均气温24-27℃。海地一年分两季:3月至11月相对炎热,12月至2月较为凉爽。不同的气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地法律规定7~13岁的儿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64%的学龄儿童可获得小学教育。1999年中学毕业会考参加人数达10.2万。城市成人文盲率为57%,农村则高达85%。全国中小学校近9千所,其中私立学校占85%以上。有海地大学等7所高等学校。伏都教(Voodoo)是海地一种为传教士所诟病的古老信仰。这种信仰起源自古代非洲的传统多神崇拜,同时融入了一些天主教中魔鬼崇拜的元素。前总统老杜瓦利埃就曾利用这一崇拜,建立名叫“通顿马库特”(吃人魔王)的私人武装,对其人民施以严格的控制。但另一方面,海地也有不少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而国内亦有不少殖民时期建立的天主教堂。海地主要报纸有《消息报》(NOUVELLISTE)和《晨报》(LE MATIN),均为私营,日发行量分别为5万份和6000份。官方通讯社为海地通讯社,1981年成立。全国现有37家电视台,188家广播电台。
海地东接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080多千米。全境75%为山地,仅沿海和沿河有狭窄平原,海地一词就是印第安语中“多山之国”的意思。拉萨尔山海拔2680米,为全国最高峰。戈纳伊夫岛为全国最大岛屿,面积约207平方千米。最大湖泊为伊坦沙乌马特胡,面积约181 平方千米。阿蒂博尼特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河谷地为海地重要农业区。
海地原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人居住地。1492年,哥伦布航行至此,将该岛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即“西班牙的岛”),1502年,正式成为西班牙殖民地。由于天花的影响,阿拉瓦克人在岛上绝迹。西班牙人遂从非洲贩运大量黑奴,成为岛上主要的劳动力。1697年,根据勒斯维克条约,海地被割让给法国。1790年,在黑人领袖杜桑·卢维图尔领导下,海地人发动了独立战争,是在拉丁美洲最早开始争取独立的国家。1804年,起义军攻占太子港,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海地独立后,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民主体制,政局动荡,独裁者不断被推翻,据统计,从海地独立到1915年一百年间,共有近90位统治者相继上台。1915年美国入侵,相继扶植多个傀儡统治者。1956年,亲美的总统马格卢瓦尔被推翻,次年,独裁者老杜瓦利埃上台,建立起家族统治,直到1986年被推翻。之后以亨利·南菲将军为首的“全国执政委员会”实行军事统治。1990年,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被选举为总统,但他的任期被军事政变破坏。1994年,在联合国授权的国际干预下,阿里斯蒂德重返总统职位。1996年,勒内·普雷瓦尔当选总统。2000年,阿里斯蒂德再度当选总统。2004年2月,叛军迫使阿里斯蒂德逃离该国。
关于本站 | 用户帮助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22
Baidushanx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