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Cameroon Map)地图
首 页
亚洲地图
欧洲地图
非洲地图
北美洲地图
南美洲地图
大洋洲地图
中国城市
火星地图
月球地图
主页
>
非洲地图
> 喀麦隆地图
卫星地图
国家地区
比利时
摩尔多瓦
希腊
阿联酋
东帝汶
马来西亚
不丹
马尔代夫
沙特阿拉伯
约旦
亚美尼亚
文莱
以色列
朝鲜
菲律宾
瓦努阿图
巴布亚新几内亚
萨摩亚
玻利维亚
巴拉圭
哥伦比亚
秘鲁
圣基茨和尼维斯
牙买加
格林纳达
墨西哥
尼加拉瓜
美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赤道几内亚
卢旺达
几内亚比绍
乌干达
布基纳法索
肯尼亚
毛里塔尼亚
吉布提
阿尔及利亚
索马里
斯威士兰
喀麦隆
爱沙尼亚
德国
西班牙
斯洛文尼亚
乌克兰
斯洛伐克
英国
奥地利
瑞典
相关城市
芝加哥
渥太华
惠灵顿
悉尼
温得和克
卢萨卡
达累斯萨拉姆
亚的斯亚贝巴
尼亚美
巴马科
的黎波里
罗马
伯尔尼
马赛
阿姆斯特丹
索非亚
萨拉热窝
布达佩斯
慕尼黑
基辅
喀麦隆概况
喀麦隆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南与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接壤,东邻乍得、中非,西部与尼日利亚交界,北隔乍得湖与尼日尔相望,西南濒临几内亚湾。海岸线长354公里。全境类似三角形,南部宽广,往北逐渐狭窄,乍得湖位于它的顶端。南北最长距离约1232公里,东西约720公里。全国划分为10个省(极北省、北部省、阿达马瓦省、东部省、中部省、南部省、滨海省、西部省、西南省、西北省),58个州,268个区,54个县。
喀麦隆素有“中部非洲粮仓”之称。全国70%以上的人口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8%。9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实施新农业政策,农业生产不断发展,食品保障达到较高水平,并每年向周边国家出口粮食。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农牧业生产总值为37.2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9%。?喀麦隆农作物可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1970~1991年间,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单一经济作物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独立头20年间,农产品出口值约占全部出口值的70%,1989年占40%。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也占很大比重:1988~1989年占27%,到1992~1993年占据2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喀麦隆的传统粮食作物主要有小米、玉米、高粱、芭蕉、薯类。独立后,政府在努力提高以上粮食作物的同时,注意发展稻谷和小麦生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例如玉米产量就从1978年的35万吨,提高到1981年的40.7万吨,到1991已达60万吨;但是,由于喀麦隆农业生产比较落后,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抗灾能力很低,加之农药、化肥昂贵,以及农村劳动力外流等问题,使粮食生产大受影响,产量也不稳定,如小米、高粱的产量1980~1981年为34.6万吨,到1990~1991年曾急剧减少为21.8万吨。
喀麦隆全国地形复杂,除乍得湖畔和沿海有小部分平原外,全境大多是高原和山地。西部和中部为平均海拔1500~3000米的高原,成为尼日尔河、刚果河和乍得湖等水系的分水岭。西南近海处的喀麦隆火山是西非的最高峰,海拔4070米。主要河流有:萨那加河、尼昂河、武里河、洛贡河及贝努埃河。主要湖泊有乍得湖、巴隆比湖、尼奥斯湖。喀麦隆属热带气候,南部温度不超过25℃,气候湿热;北部通常在25℃~34℃之间,气温高且干燥,全国年平均温度为24℃。每年3月到10月为雨季,10月到翌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由北向南渐增,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喀麦隆火山山麓全年降雨量高达1万毫米,是世界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按地理环境特点区分,喀麦隆大致可分为5个自然区:西部山区、沿海森林平原、内陆森林高原、阿达马瓦高原、北部热带草原。
喀麦隆独立以来,比较注意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初步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体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全国公路总长约49600公里,基本上能贯通东西和南北。但是以土路为主,沥青路仅3719公里。显然,目前公路运输还不能满足需要。全国现有三条铁路干线,是以首都雅温得为中心通向北部、西部和西南部的,总长为1173公里。雅温得至恩冈德雷的南北干线是法语黑非洲中第二大铁路,全长625公里。铁路的客运量1988~1989年度为250万人次,货运量为150万吨。喀麦隆的海港有杜阿拉、林贝和克里比。杜阿拉港是其最重要的港口,也是非洲西海岸最大的港口之一,它是连接喀麦隆内河与海上运输的天然港口,承担全国96%的海上运输和大部分进口贸易。喀麦隆政府于1976~1980年对杜阿拉港进行扩建,使其吞吐能力从250万吨提高到700万吨。目前占地300公顷的杜阿拉港不仅是全国海运、公路、铁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又是工业、商业中心,也是内陆邻国的重要进出口海港。1989~1990年度杜阿拉港的吞吐量为386.97万吨,其中集装箱运输量为73.28万吨。喀麦隆注意发展航空运输,1971年成立了国家航空公司。目前公司已拥有飞机9架,其中大型客机5架(波音747飞机为4架),有定期航班飞往欧洲和非洲16个国家。到90年代初,全国已有63个机场,主要机场8个,其中杜阿拉、加鲁阿和雅温得-恩西马朗为国际航空站。喀麦隆1988~1989年度的航空客运量为45.9万人次,货运量为9500多吨。
喀麦隆的矿产资源种类不少,但蕴藏量不很丰富,已查明的主要矿藏有:铝矾土,主要产在北部,蕴藏量在10亿吨以上,品位为40%~43%;铀矿砂,产在北部和东部;金矿,产在贝塔雷—奥亚地区;还有钻石、铜、锌、铅、锰、钼、镍、白钨等;石油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储量估计为1.03亿吨,天然气储量约为1100亿立方米。森林是喀麦隆一项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全国森林面积达2?2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7%,其中80%可供开采,并且盛产黑檀木、桃花心木等贵重木材;喀麦隆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占世界水力资源总量的3%。喀麦隆具有的土质、气候、地形等特点,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咖啡、可可、棉花等经济作物和小米、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北部有丰富的草原和水源,因此畜牧业比较发达,主要饲养牛、羊、猪等牲畜。沿海及河、湖流域还有历史悠久的捕鱼业。
喀麦隆捕鱼业包括海洋捕鱼和河湖捕鱼。捕鱼方法主要是手工捕捞,特别是河湖捕鱼,机械捕鱼只在海洋捕鱼中部分采用。捕捞的鱼除了一部分海鱼供出口外,其余均供国内消费。1990年捕鱼12万吨,虾1000吨。全国约有10万人从事捕捞和渔业加工业。 工矿业 独立后,喀麦隆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发展工矿业,已初步形成以农、矿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水平居撒哈拉以南非洲前列。发展的工业主要是采矿、建筑、食品、化学、饮料、卷烟、纺织、造纸、锯木、炼铝、炼油、电力等。工业企业从独立到1980年的20年间,已从200余个发展到700个;工业产值在1970~1981年的11年间年平均增长率达9%。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工矿业生产总值为26.6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3%。全国劳动人口中有8%的人参加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为促进工业发展,1990年喀麦隆政府制定了“工业发展指导计划”,1991年比亚总统宣布了新的“十年工业规划”,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铝矿开采、木材加工、钢铁、水泥、机械、化肥、医药、化工和电力。但是,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以及国内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的牵制,近年来喀麦隆工业发展缓慢,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1990~1991年低于上一年度,占30.10%,1991~1992年又降至27.2%,到1992~1993年已降到26.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近年来又有所回升。
喀麦隆的林业以采伐原木为主,独立时原木采伐量为47.5万立方米,80年代初增加到74万立方米,1996/97年度原木产量320万立方米,出口收入占出口总额的12%。喀麦隆的原木基本上供出口。但是,随着木材加工工业的兴起,国内开始生产箱板、纸浆、火柴盒等加工木材,80年代初加工木材为12.9万立方米,到90年代初增至212万立方米。全国约有60余家木材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320万立方米,加工木材也供出口。喀麦隆的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大约在15%~16%之间,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部和东部。牧场面积830万公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16%。是外资投向的第三大发展项目。每年生产12万吨肉,4.5万吨奶,2300吨鸡蛋。喀麦隆生产的肉类基本上不供出口,主要用于国内消费,1979年全国消费的各种肉类为15万吨。70年代每人每年平均食肉为12公斤,80年代平均为18公斤。目前每年仍需进口一部分肉才能满足全国的消费量。
喀麦隆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独立以来贸易额不断增加。同10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与30多个国家签有贸易协定。主要出口农、林和矿业的初级产品,其中可可的出口在60年代和70年代均占首位,从80年代开始,石油跃居出口商品首位,其次才是可可和咖啡。进口商品中历来以消费品及机器为主,近年来装备物资增长较快。1996年出口总值为21.58亿美元,进口为18.22亿美元。喀麦隆的对外贸易也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深受资本主义世界转嫁经济危机的影响,直接受着世界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而进口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从而造成对外贸易连年逆差,并且不断扩大,1977年逆差为196亿非洲法郎,到1981年已达847亿。近年来喀麦隆政府采取种种措施使外贸保持顺差:1989~1990年度为250亿非洲法郎,1997年达到1.48亿美元(约合863.83亿非洲法郎)。但是这些顺差并没有使政府增加收入,因为每年必须偿还债款及支付债息,实际上喀麦隆的国际收支仍然无法平衡,以至于1998年的外汇储备只剩120万美元。
关于本站 | 用户帮助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20
Baidushanx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